会员成果

周应恒:江苏农业现代化的经验与实践

江苏是一个经济强省,也是一个农业大省。江苏农业可持续发展既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截至2012年底,江苏在资源禀赋方面,拥有约7000万亩的耕地面积,1.29亿立方米的水资源,户均耕地面积约7.8亩。在农业综合开发方面,江苏拥有占耕地总面积1/3的高效农田和1/10的设施农业面积。在产业化经营方面,农户参与合作社比例为61%,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占比61%,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1.3:1。由此可见,江苏农业资源并不富裕,但通过后天努力,农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就。

  江苏在农业现代化建设方面主要取得了以下四方面的成就:

  (1)粮食与主要农产品持续增产。2012年,全省粮食产量达674.5亿公斤,超过广东、福建、浙江、上海4个沿海省市粮食总产之和,总产量由2005年全国第五位上升至第四位,粮食单产再创新高,亩产达421.3公斤,居全国第四位。人均水产品产量从2005年的52.1千克增加到2012年的62.4千克;农业总产值从2005年的1291.06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2966.72亿元;在农业中的谷物、薯类、豆类、棉花、油料、蔬菜、水果等产值也有不同增长,其中,谷物总产值从2005年的495.04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948.87亿元,薯类产值从2005年的28.41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41.27亿元,豆类产值从2005年的24.16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39.55亿元,棉花产值从2005年的57.31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93.78亿元,油料产值从2005年的64.06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89.43亿元,蔬菜产值从2005年的391.98亿元增至2012年的1265.38亿元。

  (2)农业机械化进展快速,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到2012年,农业信息化覆盖率达80%、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6%,均居全国前列;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2.3%,居全国首位;节水灌溉面积从2005年的1423.5千公顷提高到2011年的1733.33千公顷;机耕面积从2005年的3923千公顷增加到2012年的5845.67千公顷;机播面积从2005年的2123.44千公顷增加到2012年的3887.94千公顷;机械收割面积从2005年的3787.42千公顷增加到2012年的4896.87千公顷。

  (3)农业综合开发水平提升。高效农业规模化成效显著,全省高效设施农业面积达960万亩,占耕地比重达13.9%,居全国首位;高标准农田面积3202万亩,占耕地面积比重达46.5%;全年生猪累积出栏3043.1万头,其中生猪大中型规模养殖比重达45%;“三品(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有效数超过1.6万个,居全国首位。

  (4)农业从业者素质不断提高,农业组织经营不断升级。江苏农业劳动力已经从2005年的1058.28万人,下降到2012年的796.03万人。持证农业劳动力占12%以上;农民参加合作组织比重达61.4%,居全国首位;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比重达61%,居全国首位。

  江苏农业现代化建设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

  理念上重视种养业,但忽视了产前产后环节,化肥农药等农资服务的产前环节以及包括流通加工等方面的产后环节发展滞后,无法适应农业现代化的需要;农田基础设施与配套设施欠缺,2012年,江苏省的高标准农田比重不足47%,这与江苏省优越的农业环境严重不匹配。不仅如此,在当前社会对农产品质量和安全要求提高的背景下,江苏省的商品化处理设施、储藏设施等产后配套设施还严重不足,这阻碍了农产品商品化的进程;人多地少,农业产业组织体系发育不完善。尽管江苏省拥有6万多个农业产业组织,数量不可谓不大,但是仍然没有解决小农户和大市场的对接问题,究其原因是很多组织或名不副实,或机构不健全、功能不完善,农业产业组织体系亟待完善;农业财政投入不足,资金使用模式和效率有待提高。2012年,江苏省与财政支农资金密切的农林水事务支出占公共预算支出比重仍不到10%,远低于农业就业人口占就业人数的比重(20%)。由于农业涉及到土地、劳动力、资源与环境、科技等领域,因此除了农业部门之外,诸多相关政府部门都有支农任务,使得在财政支农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增加了支农资金管理和使用的成本,出现重复建设现象,阻碍了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率。

为此,对江苏农业现代化建设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突破种养业的局限,实现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面现代化

  首先,仍要保证对种养业的支持和重视,在此基础上,将产前、产后的各个环节纳入到农业现代化的建设中来,按照“六次产业化”的要求,把第二、第三产业和第一产业进行融合,提高农业的附加价值,与此同时,保证农民可以获取更多的收益。

  2.加强建设高标准农田和产后过程商品化处理配套设施

  高标准农田和商品化处理配套设施是农业现代化的硬件基础,是开展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第一步,这就要求省政府要明确目标,科学规划,以法律手段确保农田基本设施建设逐年推进;立足长远,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导,积极调动各方力量,多渠道争取资金投入;纵观全局,因地制宜,以差异化策略分区实现农田基本设施现代化;落实管护,组织创新,以实现农业现代化为目标,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3.培育各类示范性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经营组织再造,提升农业产业组织体系

  在有条件的地区通过土地流转实现规模经营,采用机械化和高投入等现代化的投入来提高农业的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培育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建立中间协会组织为他们提供服务;江苏省更多的地区还是以小农户为主,因此要进行精耕细作,突出地域性和特色化,提高农产品的附加价值,通过加入农民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强化小农户的市场谈判实力,实现小规模农户与大市场对接。这两条道路是并行不悖且互相补充的,江苏省应该率先在全国推行这两种模式,最终实现农业规模化和特色化的协调发展。

  4.重视农业多功能性,加大财政支农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农业现代化的实现离不开农业新功能的发挥,因此,省政府要对此高度重视,将农业新功能的发挥引入到农业的建设中来,不断开发并利用,提高农业的附加价值;由于这些新功能具有很强的公共性,所以要通过财政支农的方式,加大投入力度。在资金使用的过程中,要明确各部门的职能,防止出现“无头管理”以及“多头管理”,从而提高财政支农的效率。

  (作者为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江苏农业现代化研究基地首席专家)

来源:新华报业网-新华日报|时间:2014-01-13|责任编辑:翟天昶